俞敏洪的传奇老妈李八妹
俞敏洪的母亲李八妹,生得瘦瘦小小,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老太太。她的童年过得很艰苦,出生8个月就失去了父亲,母亲一手拉扯大8个孩子,靠给人纺纱织布为生,一天只有两顿稀粥喝。
她10岁的时候学做衣服,为家里多少添一点收入,14岁的时候随姐姐到江阴纺织厂工作,路程很远,每天要来回走20里路。她当时还算是童工,每天工作要做足12个小时,还不提供伙食,只能自己带点冷稀粥喝。19岁的时候,江阴解放,纺织厂由共产党接管,规定每天工作8个小时,还提供伙食,大大减轻了工人的负担,改善了工作条件,她欢喜得不得了。
她从小没读过书,一个字也不认识,后来就去上了扫盲班。当时她是纺织厂的质量检查员,常常需要写字。她怕丢掉这份好工作,拼命努力学习,硬是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学出了点模样。现在,她动辄就能给俞敏洪写上一封“万言书”。
1962年下放到农村。1963年当了生产队队长,就号召大家养猪。她说从1963年开始,到俞敏洪1980年考到北大上学,我一共养了136头大猪。”在当时,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。她还养鸡,俞敏洪当时身子骨瘦弱,她每个月都要杀一只鸡给他补身子,俞敏洪从小就是在鸡肉和鸡蛋里泡大的。
后来办起了家庭工厂,加工发电机矽钢片。原料、设备、订单、销路,她一个人四处张罗。大家都愿意和她合作,工厂也就办得红火起来了。她的生意头脑和人际交往能力是绝对一流的,她自己两手空空不能给人家提供多少好处,但硬是能把几家生意拉到一起,借这家的力,得那家的情,让大家都红火起来。
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。很多农村地区的人赚到大钱之后就忙着盖房买车,改善生活条件,钱大把大把花在物质享受上。她却不这么想。有了钱之后,就想着给乡里修路修桥、办学校,让更多的孩子读书上学。她说,自己没读过书,吃了好大的亏,不管怎么样都要让后代读上书,当个文化人。
俞敏洪头两次高考落榜的时候,母亲就帮他张罗,想办法,四处找熟人,让俞敏洪在县里先当民办教师。打听到县里有个曹老师,曾带出了一个北大学生,母亲就去找他,让俞敏洪跟着曹老师读书。
当时曹老师刚有了个儿子,但夫妻二人工作繁忙,曹老师的妻子身体又弱,没有奶给孩子吃。俞敏洪的母亲见孩子瘦黄瘦黄的,于是自告奋勇要给孩子当奶娘。曹老师过意不去,要付给她工资,她不肯,她一心想要报答曹老师对俞敏洪的关照。
她带走了曹老师的孩子养了3年,回来时孩子白白胖胖的,孩子长大后也考到了北京读大学,见到她,就亲切唤一声青山妈妈!
后来俞敏洪考上了大学,母亲在村里办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大规模酒席,以示庆贺。农村请客,每桌一般是七菜一汤,称八大碗席,而俞敏洪家里是每桌24道菜,请了三个厨师,宴请全村的亲戚、朋友和老师,分中午和晚上两拨。
俞敏洪大三那年生病住院,母亲一接到消息,立刻从江阴老家赶到北京照顾俞敏洪。她的经济头脑很厉害,那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,她上火车前带很多土特产,在火车上开始卖货,下了车不但挣回了路费,甚至连俞敏洪上学的半年费用都挣够了。
到了北京,俞敏洪的一帮兄弟们都受到她的照顾,她帮他们洗脏衣服脏袜子,还做饭给他们吃。不过她反对俞敏洪总把朋友一股脑往家里带,她说交朋友要看本质,最喜欢挂在口头的就是两句话门头骑了高头马,不是亲来也是亲;门头穷得冷如冰,亲戚好友不见影。
俞敏洪说这些话他都听过一百遍了,不过他倒是听进了一句话,要多做慈善事业。老太太有了钱就在家乡做慈善事业,俞敏洪有了钱就往全国各地送钱办学校,母子俩在这点上一脉相承。
俞敏洪毕业后,在北大做了一名英语教师,读大学时并没有爱情经历,一个初夏的傍晚,他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看书,偶然抬头看见一个女孩走了进来,那女孩穿了一件淡绿色的T恤,神情淡定而甜美。
那个女孩是北大德语系系花杨桂青,也已留校任教,俞洪敏向她发动了爱情攻势,经过半年的死缠烂打,终于把她追到了手。
俞洪敏、杨桂青结婚以后,用俞洪敏的话说,有一天我听到一声大吼,如果你不走出国门,就永远别进家门!我一哆嗦后立刻明白我的命运将从此改变。我发现一个女人结婚以后,最大的能力是自己不再进步,却能把一个男人弄得很进步或很失败。
俞洪敏从1988年到1990年,为出国先后拼了三年命,因为缺钱致使出国读书的梦想破灭。于是转了个方向为培训机构代课,开始是一二百块钱一个月,后来就变成了六七百块钱一个月,再后来是自己做培训。
李八妹母亲把工厂托付给别人,来到北京帮俞敏洪料理家务。1998年,杨桂青和孩子都送出国了,俞敏洪怕母亲闲着无聊,就让她在学校周边办起了餐馆和日用品小卖部。
老太太的特长得到了发挥,不久学校住宿班的食堂、学校教材印刷、教师录音磁带采购等业务都被老太太搞定了,到2000年的时候,老太太名下的营业额已经有1000多万。
新东方有的是高等教育精英分子,基层的事情是不屑去沾边的,老太太就做起了大家不愿做、不想做,也没有留心到的领域。
比如新东方建教学区,需要租用大楼,价格总讲不下来,老太太坐到谈判桌边,每平方米的租金硬是一分一毫地算,给新东方一年省了几十万。
母亲希望能为儿子做尽量多的事情。但有时过犹不及,老太太做的事却成了俞敏洪的牵绊。新东方CEO王强刚回来的时候,老太太曾经对他说王强,你回来是因为敏洪待你厚,可是你待敏洪薄。老太太认为王强1987年作为访问学者出国,是抢了俞敏洪的名额。
老太太一通话,气得王强差点飞回纽约,也差点坏了俞敏洪力邀海归、强化新东方的大计。儿子的学校就是自己的学校,新东方上上下下的事情,老太太都爱插一手。插手太多,新东方的其他人自然有意见。可是面对强悍的老太太和“愚孝”的俞敏洪,他们也无计可施。
1993年俞敏洪申请的新东方学校的执照,是老太太领回来的。于是每当老太太发脾气的时候,常用句式就成了,新东方学校的执照是我领的。你们闹我就把新东方学校的执照揣回江阴老家去!
王强成为CEO,俞敏洪豪爽地对他说,你当CEO想炒谁就炒谁。王强第一反应是包括你妈,俞敏洪说当然包括我妈。过了10分钟,俞敏洪又跑回来对王强说你炒谁都行,希望对我妈手下留情。
1996年新东方已经是年收入2000万的公司了,当时利润有几百万。俞敏洪去美国跟加拿大把徐小平跟王强找回来,他们两个人加入之后,新东方发展更快了。
王强不愿公司变成家族公司,逼着俞敏洪把李八妹开掉,李八妹在公司非常强势,其实这是她的性格使然。她一直把公司当成俞敏洪的公司,经常插手人事跟经营的事情,甚至经常教训俞敏洪。
李八妹喜欢抽烟,于是王强就逼着俞敏洪在公司禁烟,后来俞敏洪没有办法,就让李八妹去管公司的小卖部。李八妹也十分有头脑,她在新东方学校旁边开饭堂、开小卖部,还把新东方学校的教材生意都给揽走,当时一年的收入已经过千万了。
俞敏洪把姐夫开掉之后,李八妹非常生气,后来离开了新东方,不过徐小平跟王强也离开了,三兄弟甚至一度闹得很僵。
如今十年过去了,李八妹也已经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了。俞敏洪说母亲已经有些糊涂了,反而像个老小孩,这是他跟母亲相处得最好的日子。俞敏洪跟徐小平、王强也已经冰释前嫌了,徐小平、王强成立的真格基金,俞敏洪也参与投资了。
俞敏洪的传奇老妈李八妹